12月21日,在“同济大学校友创新创业公益基金”理事会的委托下,由95级校友、上海太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毛蔚瀛,上海升东耀海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张立等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经过6个小时的严肃评审,代表同济师生科创、创新、创业新面貌的2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获得1.5-3万元的梦想助力。
在上海易城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太酷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2016年5月,同济创业谷“梦想助力”基金正式启动,旨在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市场试水提供支持,保驾护航。第二期梦想助力自10月启动以来,特别新增科创组,主要针对我校SITP项目作品,特别鼓励具备市场转化潜力的科创项目。来自环境科学、人工智能、互联网+、生命科学、土木工程等领域的337个项目报名;经资质审核、文本审核及专家评审委员会决议,根据分数排名,共计25个项目脱颖而出进入终审答辩环节。

“四级基金”体系——为师生双创探索保驾护航
同济创业谷一直坚持“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和“以创业为导向的创新”,打造“四级基金”支持体系,通过3000-5000元“梦想起航”基金支持双创项目开题立项;通过1.5-3万元“梦想助力”基金支持双创项目投入中试、市场试水;通过5万元“股权跟投激励金”,吸引更多天使机构关注同济;通过集结30余家投资机构的“天使对接会”,为双创项目提供展示平台,建立对接渠道。与投资机构的认购资金不同,“四级基金”体系来自于社会捐赠,评审后以奖学金的形式直接发放,实现“零时差”,不占股权,完全公益地支持师生进行创新创业。
科创、创新、创业——同济师生的第二课堂
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基于雨水管理的绿色屋顶技术研究”项目获得评委一致好评,项目发起人为大三学生,但通过大量详实、丰富的市场调研和科学研究,利用多模块解决市场痛点,大大降低该类产品生产成本,极具科创发展潜力。
“智能驾驶小秘书”则是博士生的连续创业项目,历经2年发展,不断完善;“用于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长期暴露智能检测系统”则是学生在试验过程中发现传统试验方法耗时长、人力成本高的问题,自发性形成的未来试验方式解决方案;除此之外,做医学生最好用的绘图社区、帮助桥梁结构优化检索、为重金属污染土地提供吸附材料……一个个项目既彰显了同济人脚踏实地的科创精神,也反映着同济师生“改变社会”的家国情怀。

本科、博士、毕业生——双创事业无差别
与其他评审不同,“梦想助力”基金只设组别,不设赛道,科创、创新、创业三个组别同台竞技,根据组别特点进行打分,总分综合排名,资助金额由评审委员会商定。值得一提的是,本次20个项目中,大半来自大二、大三的本科生项目,他们与博士、博士后乃至教师的项目同台竞技,毫不逊色。双创事业,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态度,同济创业谷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创业是一种态度,敢于尝试就是成功者。
自2013年至今,同济创业谷已举办活动598场,孵化项目近400余项,87个实现市场化运营,累计吸纳社会投资5200余万元,创业孵化成功率25%;邀请130余位双创导师,为项目提供“陪伴式成长”,累计发布《创业小笔记》90篇,将“创业问诊”与“创业大数据”结合,提供线上学习平台;与真格基金、启迪之星等40余家机构合作,建立创新创业生态培育体系;同创谷成都、大连、深圳基地先后落成,将我校学科优势与知识效益不断溢出,铺平从大学校园到科技园区的最后一公里。
同济创业谷,陪伴这个时代最有梦想的人。
评审结果公示如下:

联系方式: 王娇楠(老师)021-65983697,wjn@tongji.edu.cn;
李宏伟(同学)18221190275
同济创业谷
2017年12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