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返回
110个学生社团迎接110周年校庆拉开序幕
  发表时间:2017-03-13  阅读次数:

   39日、10日中午,由同济大学团委社团联合会举办的“百团大战”社团招新活动顺利举行,共吸引全校3000余名学生驻足,享受这场争芳斗艳的社团文化盛宴。为了迎接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本次招新活动共有110个社团参加,形式上也是别出心裁。前期,通过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所有社团在人工草坪按顺序组合摆出“110”的图案,视觉效果极为壮观,营造社团的繁荣景象,呈现百花齐放的祥和画面,进而为同济百十年诞辰表达祝福。

   社团作为大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百团大战”也因此被大家看作是参与社团文化建设、完善大学生活的重要起点。“万里晴空红映蓝,热闹非凡逛百团。人草一百一十社,多少知音等你来。”招新活动中,各社团纷纷使出绝招,将社团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倾全力吸引有共同爱好的同学加入其中。

图片1

友谊聚合力量,树立社团情怀

   本次参加百团的有110个社团,其各个管理者也是身负重任,不仅要做好招新宣传工作,宣传自己的社团,更要做好内建工作,适宜地调动社员力量也是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从早上10点开始,就陆续有社团的同学从校园的各个角落赶来布置场地,为的只是让接下来更多的社团“新人”们对社团又一个更好的印象。2014级的黄大瑞同学是一个新社团的社长,他坦言,社团里固定的社员不是很多,但在平时训练时他经常与社员们沟通、聊家常,遇到问题也会积极帮助,因此在为百团做准备时大家团结一心,较少的人也能发挥出很大的力量,社里还设有宣传处、事务处,正应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老话。

图片2

兴趣激荡热情,摆正社团态度

   社团是大学校园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是同学们开阔视野、培养性格和提升素质的重要场合。学生常说“没加过社团大学生活是不完整”,每年百团的场面都是异常火爆,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各个年级、各个国籍的同学都愿意来逛一逛,甚至吸引了很多周边居民的关注。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热爱,是每一个社团人共同的态度。据统计,同济大学本科生在单个社团平均参与时间在一年半左右,更有狂热的社团发烧友在研究生阶段乃至毕业之后都在参与社团的活动。无论是运动项目,还是琴棋书画,或是唱歌舞蹈,大学中一份额外的社团时光,都将使你受益终生。不仅陶冶了情操,更是广交朋友、发展技能的绝佳选择。而这份独属于青春的态度,则更将成为未来我们最为宝贵的回忆。

图片3

肩负传承重任,彰显社团精神

  新老社长同台献艺,大概是百团中最让人感叹的情境。很多社团选择在这个时段完成换届,老社长们则手把手地指点新社长招新时应当注意的种种细节,事事争先恐后,亲历亲为,仿佛有说不尽的叮咛与嘱托。在大学,一个社团的社长往往为了自己的社团付出了许多的精力和时间,而当这份责任传承到接班人的手中,则更多了一份厚重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正是一代代同济人的努力与奋斗,一代代同济人的传承与发展,才让同济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逐渐有了今天的繁荣。而传承,则成为了社团文化发展过程之中最核心的力量。

图片4

   截至20172月,四平路校区现有社团156个,涵盖了文艺娱乐类、传统文化与文学类、公益实践类、学术科技类、体育竞技类、职业发展类六大类,覆盖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过去一年中参加社团活动的人数更是高达25698人次,并成不断上升的态势。

   作为第二课堂的主阵地之一,学生的社团生活很大程度地反映了学生的管理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新一代同济人必备的综合素养。在同济110年的校史中,由最初寥寥无几的兴趣小组,到如今百家争鸣的社团盛景,社团文化的不断融入,无疑成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营造校园多元文化氛围、健全学校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因素。

   本学期,在同济110年校庆来临之际,社团联合会也将围绕校庆主题开展10余场具有社团特色,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娱与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以社团的生机蓬勃见证110年来同济经久不衰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