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返回
浦江畔的另一道风景 ——115名同济学子圆满完成2015年浦江创新论坛志愿服务工作
  发表时间:2015-10-30  阅读次数:

1027日至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承办的“2015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东郊宾馆顺利举行。来自我校的115名志愿者活跃在会场内外,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扬了志愿服务精神,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同济学子吃苦耐劳和热情友好的志愿者风貌,为本次“浦江论坛”的顺利开展做出了独特贡献的同时,也彰显了同济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备于前,则无患无后

古语云:“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为了保证志愿者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老师的带领下,部分志愿者于1025日进行了充分的事前准备工作。通过浦江中心老师沿途的讲解,志愿者们清楚了各自工作的地点和内容。尤其是在东郊宾馆,老师特别强调了从东楼去三岔路及会议中心的道路,确保志愿者们对参会代表及报告人的必经之路绝对了解,使得本次活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万无一失,这也充分体现了同济志愿者们的认真负责,细致周到,令人动容。

 

      积极投入,奉献自我

此次浦江创新论坛志愿者活动设置了“嘉宾陪同”、“会务保障”、“会场管理”、“注册报到”、“新闻中心”、“接待服务中心”、“赞助商服务”、“主宾国跟进”和“机动应急”等九个工作的组别。27日至28日,志愿者们正式开始了志愿服务工作。每天清晨都能看到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在学校集合,精神饱满地前往论坛会场开展新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PPT收集,时间提醒,席卡摆放,同传设备摆放收集,秩序维护等等,这些看似小事的事务和会场内每位同学的默契配合就像是一颗颗牢靠的小螺丝钉们才使得会场这个大转盘得以完美运行。”会场管理组的刘苇航同学用如此形象的比喻形容了志愿者工作的意义。不难看出,在本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位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们都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者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核心信念为整个活动增光添彩。

1

 

      身体躬行,获益良多

参与浦江论坛志愿的小伙伴们,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收获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新闻中心组的徐萍霜同学颇有感慨地说:“采访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从媒体提问的方式到受访嘉宾认真深刻的回答,都让我印象深刻。”与专业的记者共同工作,得到的待人接物经验和专业素质培养远远不是在书本可以学到的。可以说,虽然说只是短短三天的活动,却让志愿者们对社会工作有了更深入、直观的认识了解,相信这些难能可贵的收获对于志愿者们日后的工作学习也大有裨益。

2

 

  依依惜别后,我们仍旧在路上

 截至1028日,为期3天的志愿工作正式圆满结束。“这场论坛盛会在大家忙碌的身影中徐徐落幕,但我们与这份工作共同成长的经历必定会被我们铭记于心。”机动组的乔冠伦同学在道别几天来坚守的志愿岗位时留下了这样的肺腑之言。面对志愿者们如此的惜别感言,我们心怀的有欣慰,有不舍,有感触,有收获。虽然是2015年的落幕之时,但志愿者“服务他人,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仍将不断传承与延续。

浦江论坛中心充分肯定了我校志愿者三天以来的服务工作,对我校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论坛中心负责老师表示,同济志愿者们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友好热情的服务精神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志愿者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自身能力,展现了自我也展示了同济学子的风貌,非常期待再次与同济志愿者合作!

  所有的感动与收获都只是暂时的落幕,精彩与美好将继续蔓延在未来。浦江论坛,我们明年再见!

3

 

共青团同济大学委员会

201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