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返回
盛开在山里的花朵 ——“实践归来话成长”同济大学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回顾( 六)
  发表时间:2014-11-05  阅读次数:

盛开在山里的花朵

——“实践归来话成长”同济大学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回顾( )

 

作者:饶天龙

项目:《基于防火设想的石龙古村落风貌保护探索》

获奖情况:2014年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奖

          今年暑假我响应学校“心系中华复兴梦,躬行时代新担当”的号召,参加了由彩云支南协会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做实践凭的就是一腔热血,甚至是有些冲动。这次实践活动最初的想法是来自于各地不断爆出的古建筑毁于火灾的报道,于是我们就决定要去关注那些还不被人们重视的古建筑,它们藏在偏远的深山之中,但我们认为它们所蕴藏的价值并不逊于那些为人们熟知古建筑。

建筑测绘

我们的实践地是云南省大理州的石龙白族古村落,这里最具特色的建筑也是当地的传统建筑——垛木屋是此次实践的主要保护对象。在石龙村我们以教育帮扶、文化保护宣传的形式,在当地的小学开展主题夏令营,对当地的建筑布局规划做分析设计,测绘采集建筑资料进行防火实验并设计相应的防火方案及提出未来建筑功能置换的一些设想。

万事开头难,在确定了实践调研方向后,虽然我们有着三个月的准备时间,但要去的地方是谁都不了解的,由于比较偏远,能查找到的资料也非常地有限。不过,非常幸运的是实践团队的十三个成员十分团结而且干劲十足,虽然我们来自全校各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年级。在准备初期大家学业都很繁忙,几乎都是网上联系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共同查找资料,讨论分析问题,最终完成优秀的实践策划。我一直很感激这段时间里每一个人的付出,为后来的实践做了充足的准备,也正是大家的这种责任感克服了后来实践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晚上例会

曾千百次设想过到达石龙村的情景,但我怎么也猜不到最先迎接我的是上百只燕子,它们排成三排慵懒地在电线上晒太阳,时不时叽叽喳喳地飞出几米远,暂时打破这古村的宁静。然后我注意到在墙壁转角有一群孩子时不时地探出头来对着我们笑,这些孩子后来都是夏令营的成员,他们是那么的听话懂事,那么的聪颖,那么的具有创造力。但这些也是我最痛心的地方,因为十年前我的童年和现在的他们是多么的相似,因而我知道偏远地区的教育情况是怎样的,也知道大部分人以后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我曾想我要把我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但这是不现实的。孩子们对夏令营的课程都很感兴趣,这些东西是以前他们很少接触或是没有接触过的。能让他们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夏令营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希望他们能够养成一颗追求更高远目标的心,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和帮助偏远地区的教育情况。

在石龙村,首先感受到的是宁静,其次便是这里村民的热情了。石龙村是一个纯粹的白族村落,会说汉语的人不多,尤其是老一辈人几乎都不会说汉语,我们走在路上,经常有人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我们也回应,虽然彼此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我们去家访的时候也是一样,青壮年都出去劳动了,家里只有老人,沟通交流起来很困难,但他们时刻都是笑盈盈的,非常淳朴热情,有时甚至还要留我们吃饭。我们在石龙期间,村民还给我们表演了白族的传统乐器,歌曲和舞蹈。受到这样的欢迎真的令我们一群外乡人很感动,这和城市里的大多数面无表情但透着疲惫的脸盘可差远了。

当然我们此行的目的是石龙的建筑,到石龙的第一天,我们便从村头到村尾进行了粗略的考察。垛木房旁那枝开得正盛的红山茶,映在木屋旁,显得娇艳而傲然;村子主路两旁雪白的山墙上,那些壁画浓烈的色彩中又有着怎样的文化密码;在一座普通民居中为一口天井洒落的纯净阳光而感动;再登上楼,从古老的木格窗中望出去,想象着旧时候这里向外看的那个人的故事。午后的光线裹挟着空气中滚动着的微粒,遥远得仿佛从村尽头的山脊飘来,切近得又似生发自这就在眼前的松木缝隙间。我们每一个人都被这里的美所震撼。

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有辛苦也有快乐。因为没有现成的图纸而顶着太阳跑遍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采集资料;因为夏令营要举行文艺汇演而欢乐的排练歌曲舞蹈;有熬夜备课制图;有饭前的嘻哈打闹……实践就是这样,我们只是简单的想要做成一件我们热爱事。希望我们的工作能让更多的人关注石龙的建筑、石龙的文化、石龙的教育,也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帮助石龙孩子的成长、石龙村民的生活,哪怕只有一点点。

石龙之行,收获颇丰。其中有三件最重要:有些事情不像想象的简单,但只要去做就能成功;只有保有内心的纯真才会快乐;十二份真挚的友谊!

夏令营全员

 

 

项目介绍《基于防火设想的石龙古村落风貌保护探索》项目是基于目前国内对乡村古建筑不够重视,古建筑被毁几率较高的现状,以教育帮扶及文化保护宣传的形式,以古建筑防火为出发点,对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石龙白族古村的建筑(主要是垛木屋)进行风貌保护探索。通过对建筑质量、建筑材料、给水系统、疏散空间等方面规划分析;测绘记录建筑现状,制作模型进行防火实验,寻求古建功能置换可能性;给夏令营的学生上消防安全课程,村内挨家挨户进行用火安全调查及防火安全宣传等工作来达到保护石龙村古建筑的目的。该项目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媒体的关注,团队调研期间接受了剑川县团委慰问,大理州电视台、大理日报、剑川县电视台、剑川网均对此次实践调研活动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