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凝结着中国传统的美学经典,是真正的艺术瑰宝。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电影等新艺术形式的冲击,大众审美情趣的改变,戏曲观众开始大量减少,戏曲创作动力正在迅速消减。我校人文学院的暑期实践团队本着对家乡戏曲——川剧的了解与热爱,再次探寻家乡戏曲这一艺术瑰宝,将之呈现,以进一步推动家乡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为家乡戏曲艺术“点赞”。
7月20日至8月20日,该团队回到了四川省成都市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该活动本着“助力川剧文化建设”的实践主旨,以“人”这一观念为出发点,希望通过组建新的项目团队、整合多方面的媒体资源,最终推动川剧文化的点滴发展。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将目光聚焦在新媒体上,开展了线上线下二维活动方案。团队负责人介绍道,“线上,我们将目标人群定位在18-26岁的年轻人,打造了微信、微博、人人和豆瓣同城等网络平台。利用这些平台,我们主要发布了精挑细选的、发表过的、原创的、与初期以川剧有主的戏曲有关的经典文章、人物访谈和演艺资讯等一系列与资讯。我们希望通过新颖的内容、年轻幽默的语言、精致的排版等当今年轻人更易接受的方式将川剧艺术进行再呈现,从而更好地吸引新一代对于川剧文化的关注度。”目前,该项目更是吸引了APP主动与之谈合作,希望将该项目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线下,该团队在尝试选择不同的试点,举办了“戏台龙门阵之趣谈川剧”系列活动。他们,走进社区,与老年人进行讲座互动;走入茶楼,和戏迷开展聊天会;在青年空间,举办海外专场,用英文介绍川剧进行互动;在成都图书馆,开展川剧名旦照片展览和讲座。他们不断尝试,选择不同的活动受众、活动形式和活动细节,不断地反思并写成报告,建立了多种活动资源,和成都川剧院、88号青年空间等组织发展了长期的合作。 
助力家乡川剧文化建设,助力戏曲文化建设,在用自己的行动“点赞”家乡发展!实践结束,团队成员说,“我们的想法是,与其让10000人看了毫无感触,还不如让10人看了所有启发。”他们的实践还没有结束,他们将继续利用现已达成的合作,酝酿着下一步的新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