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校实践项目《流•守“双城记”——关于上海康宁小学和江西赣州于都龙溪小学的教育情况调研》经过激烈竞争,入围“青年中国行”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全国二十强。 该实践团队成员跨学院跨年级组队,同学们将视角投向两地的留守儿童,利用暑期实践的机会,通过对上海康宁小学流动农民工子女和江西赣州于都龙溪小学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的调研,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障碍,搭建他们与老师、家长交流沟通的平台,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陪伴;帮助上海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环境,将上海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到江西留守儿童那里,开拓江西留守儿童的视野;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两地教师的教学质量,改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另外通过采访“双城”的老师、家长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课堂试听、上网查询等众多手段途径,分析比较两地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课外活动、学校设施等方面,发现江西赣州某县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制作教师参考手册,并开展“义务支教”付诸实践,促进课程创新、改善教学质量,从而切实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实践团将充分利用调研、支教得到的成果,竭尽全力给上海的流动儿童和江西的留守儿童带去最温暖的关心和陪伴,改善他们的受教育状况,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为社会的公平和谐贡献绵薄之力。 “青年中国行”2014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由中华青年精英基金会发起,联合共青团中央主管的综合性新闻杂志《中国周刊》共同主办,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担任学术支持机构,中华青年精英交流网络承办,并由香港青联学生交流网络协办。截至2014年6月6日,“青年中国行”活动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12所院校共计1398支团队报名申请。评审团以申报主题立意、课题社会影响、内容新颖性、实施可行性和成果形式五方面作为评选标准,最终评选出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全国二十强项目。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家长购买学区房的心态调查与研究——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进入全国百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