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 正文
返回
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夏科家在团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发表时间:2014-09-11  阅读次数:

牢牢把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推动上海共青团组织和工作创新

——在团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4年8月27日)
夏科家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共青团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十届市委六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推动上海共青团组织和工作创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上海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新的贡献!
下面,我受团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上半年,我们围绕重点领域,确定了9大创新工作项目。全市各级团组织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团的面上工作呈现出新的气象。
    (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投身上海改革发展
    1、为改革发展凝聚共识。在五四期间开展了以“改革路上,我们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依托各级团组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7100余场,覆盖青年62万余人次。韩正书记受邀参加五四主题团日活动,用“昨天、今天和明天”三个关键词生动诠释了上海的改革发展之路,也对上海青年肩负的时代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广大青年中产生了巨大反响。举办六期“新青年说”思想分享会,引导团员青年就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思想交锋和争鸣,在全团进一步营造关注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的氛围。
    2、为改革发展汇聚力量。制定下发了《上海百万青年成长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8)》,从岗位培养、横向交流、纵向成长三个维度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组织发动全市4280个青年集体开展纪念青年文明号20周年系列活动,用共青团的“老字号”激励青年一代投身改革创新之路。服务中小微企业行动持续开展17场“走进园区”活动,编制《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手册》,发放《中小企业发展志愿服务索引》3000份,累计服务企业1000余家,对接融资需求4.8亿元。建立农业青年人才培训基地,推进郊区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为郊区创业青年发放小额贷款总计1744.5万元。以希望工程实施20周年为契机,组织全国红军小学师生和西部留守儿童“看上海”活动。深化对口援建地区帮扶工作,向中西部地区派遣志愿者183名,向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贵州等地区捐款400余万元,向鲁甸地震灾区紧急捐款60万元,为上海服务全国凝聚青春力量。

    3、为改革发展贡献智慧。联合全球知名专业咨询公司开展自贸区青年人才需求调研,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广泛关注。由市青联编写的《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建议书》,通过“两会”发放1000余册,网络传播受众达到22万人次,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举办2014沪台青年论坛,围绕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热点问题,为改革提供青年智慧。依托“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工作,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提出界别提案7份,委员个人提案20份,书面意见11份,得到了人大和政协的充分肯定。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团的组织和工作创新
    1、坚持“青年为本”的观点,团青关系焕发新的活力。一是以青年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和市人社局合作推进青年就业“启航”计划,专场招聘会吸引近万人参与,2500余人达成实际签约意向。针对创业者、大学生、职业学校学生,分别推出了“青年创业先锋”、“创青春”、“彩虹人生”等系列创业评选竞赛活动,为青年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举办“益友圈”嘉年华系列大型交友活动,吸引全市近6万名青年参与。“冬日阳光”青春温暖行动统筹发放资金440万元,覆盖青少年2.2万余名。成立1000万元“上海青联—亚太公益专项基金”,开展为期十年的困难学生“圆梦”行动。推出“快乐追梦想〃开心过暑期”系列活动,让青少年的暑假生活更加安全、健康、快乐。二是以青年喜欢的方式开展工作。推出“美丽上海〃青春同行”、“悦读青春”、“百日千里”青春酷跑、“我苦我酷”冬(夏)令营等个性、时尚、有趣的活动,通过阅读、体锻、实践体验等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形式倡导主流文化。三是以青年满意为标准评价工作。尝试让青少年通过网络“投票”,推选团市委年度优秀工作项目,工作满不满意由青少年说了算。
    2、坚持“大学校”的观点,思想引导取得新的成效。一是用中国梦感召青春梦。挖掘、培育、树立陈维、张彦、杨晓燕等一批优秀青年典型,成立“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团,组织陆晨、孙络络烈士事迹报告演讲团,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青少年学习典型、争当先进,全市共开展120余场分享活动,覆盖2万余名团员青年。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共有来自60余所高校的18万名大学生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知行杯”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上半年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累计成功捐献17例,先后招募719名和1427名志愿者参与亚信峰会和全国学运会的服务保障工作,“小白菜”携手“小青菜”弘扬志愿奉献精神。在“为孩子〃留下爱”青年风尚节主题活动中,来自基层团组织和青年社会组织的3500余名志愿者,以一场声势浩大的“创意劝募秀”,传播公益慈善的社会理念。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文化产品。推出《超级家长会——与梦想面对面》电视节目,创下635万人次的收视纪录。出版《青春〃上海——追梦进行时》一书,展现30位青年从平凡到卓越的成长历程,在上海书展上受到青睐。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青少年益智玩具,并向全市少年儿童发放120万套“梦想七巧板”。创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卡通漫画,微博阅读量超过1亿次,转发近3万次。三是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以成立共青团媒体中心为抓手,借助《青年报》在新闻采编、评论方面的专业力量,全力打造“青春上海”、“上海12355”、“萌动上海”等市级共青团新媒体传播平台。“青春上海”微博粉丝数达36.5万余人,微博转发、评论均值位居全团前列,仅“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一项活动,阅读量就达到38万次。同时,“萌动上海”微信公众号也获得了14.5万人关注的超高人气。依托各级团组织的新媒体平台,建立了5.2万人的网络宣传员队伍,切实发挥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如,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北大讲话和韩正书记五四寄语,1天之内微博阅读量超过40万次。
    3、坚持“基层”的观点,自身建设实现新的发展。一是通过新兴领域团建把青年聚起来。继续抓好两新组织、省级驻沪团工委、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领域的团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1036家街镇直属团组织,21846家两新团组织,13家省级驻沪团工委;团建工作覆盖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50余家。同时,针对中心城区不断扩大,市区人口向近郊大型保障房居民区转移的情况,积极探索在10多个“大居”中建立团青组织,团的工作逐步向“两类”青年群体延伸。二是通过团建联建让工作活起来。在全市62个社区(街道)成立区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促进区域内“大学、大院、大所、大企”团组织的共建共享和交流合作。探索成立“青春自贸区”、“畅行联盟”等网格化团建联建组织,实现基层团组织的功能整合和全面活跃。比如,全市网格化团建联建组织联合开展了“大手牵小手〃红领大联动”,通过跨条线、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充分整合团内资源服务青少年;“青春热线联盟”举办的“上海好声音”评选,也在倡导职业精神和行业文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通过制度和政策扶持让基层强起来。团市委高度重视并落实密切联系基层制度,每位班子成员带头,全体机关干部累计调研走访基层团组织和青年社会组织逾2100人次。团市委机关设立“开放日”,每月接受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自发报名参观访问,加强与基层的联系交流。青工系统推出卓越团组织创评,学校系统深化完善“互学互检”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团的基层基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分别出台了加强少先队工作和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的文件,政府购买青少年事务社工服务费用从人均6万元调整到人均8万元。上半年累计培训团干部3700余人次,以各种方式支持基层工作经费近1000万元。
    4、坚持“整合”的观点,枢纽作用得到进一步显现。一是以枢纽的方式推动团的工作向青年延伸。按照公益“淘宝”的理念打造“智慧公益”平台,初步实现了青年志愿者与志愿服务需求的精准匹配,吸引近35000人实名注册。根据青年聚集的时空特点和成长需求,依托社区、楼宇、园区、商场、剧院、书店等各类城市空间初步建立了101个青年中心,吸引和凝聚青年的效应逐步显现。二是以枢纽的方式联系、服务和引导青年社会组织。依靠组织扶持、价值引领和感情投入等社会化手段,直接联系的青年社会组织已经达到1020家。“爱有我”上海各界青年新春公益晚会,让青年社会组织通过路演的方式推介项目,成功筹集1100余万元用于扶持青少年公益事业。三是以枢纽的方式承接政府青少年事务和公共服务。着力加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全面启动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15个区县已经建立相应制度。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体系建设,建立市区两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推进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服务和预防犯罪的“三个一”工作,不断增强相关社团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社会化参与程度。针对小学生暑期托管难的问题,主动申报政府实事项目——“爱心暑托班”,在各区县的支持下开设229个教学点,36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为近1.5万名小学生提供暑期看护服务。
    上半年,我们还胜利召开了市第七次少代会,承办了全团青年社会组织工作推进会和首届全国中学生商业大赛。团办事业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主动适应当前国资国企改革的新政策、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实现新的发展。
    以上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更离不开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倾力奉献。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团市委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
    二、牢牢把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
    当前,全团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团中央也要求切实把工作集中到“虚功实做”上,牢牢把广大青年团结和凝聚到党的周围。
    (一)深刻理解共青团“育人”的重要意义
    1、“育人”是党对共青团工作的本质要求。把为党和人民培养人的工作摆在首位、贯穿始终,是党从缔造共青团伊始就赋予共青团的使命,决定了我们与其他政府机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最本质的区别。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都是团的工作要把握的根本性问题。其中,牢牢把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是我们履行政治责任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贯彻工作主线的重要保证,必须把它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臵。
    2、“育人”是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高度统一。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青年。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上海要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必须克服“四个不适应”,深入推进自贸区建设和司法制度、国资国企、文化体制等各项改革事业,并在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国家和上海的改革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堪当重任的优秀青年人才。共青团服务大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为党和政府做好“育人”工作。实现中国梦,也能成就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共青团服务青年,最终还是要落到青年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上,引导青年勇担时代赋予的重任,走在创新创业创优的前列,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建设祖国的生动实践中体现人生价值。
    (二)共青团“育人”,要发挥特长、凸显优势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青团“育人”,也要以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挥群团组织的自身优势,把培养青年和引领青年这两件事情做好。
    1、以组织的优势培养青年。共青团固有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和群众属性,正是我们做好“育人”工作的优势所在。一是组织化的培养体系。共青团依托各级党组织建立了团的组织体系,在这张由万千青年共同联结而成的组织网络上,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更多学习交流、开拓视野和成长进步的机会。共青团能够覆盖和影响到的青年越多,在“育人”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二是社会化的培养方式。共青团“育人”,不仅要配合组织人事和教育行政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还要发挥自身在社会动员和资源整合方面的特长,通过开展更多青年喜欢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增长才干、提升素质、锤炼品格。三是青年为本的培养理念。“青年为本”是共青团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逻辑起点。我们要始终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深入青年之中,倾听青年呼声,了解青年需求,在为青年提供切实有效服务的同时,陪伴他们共同成长进步。
    2、以先进的思想引领青年。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而这种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思想上、精神上对青年的引领作用。一是用中国梦激励青年。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更是青年一代的。要引导青年去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为实现中国梦应尽的责任,让青年自觉地把个人成功和国家、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以此筑牢广大青年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感召青年。既要让青年了解国家和民族曾经的苦难,也要让他们看到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既要引导青年正确看待党和国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经济社会转型期凸显的矛盾,也要让他们理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破解难题的道理,以此增强广大青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青年。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青少年的人生起步阶段抓起。要在这项工作的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让广大青少年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在基本价值观念上形成统一认识,自觉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三、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下半年工作
    下半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和团中央的新要求,集中力量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上海百万青年成长计划”要聚焦重点、形成声势
    以实施“上海百万青年成长计划”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重点聚焦“创新、创业、创优”三大领域,努力在党的人才工作的大格局下,构建立足于共青团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
    1、聚焦创新,打造青年创新能力培养链。要根据青年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有序衔接、逐步递进的项目载体,激发青少年创新创造潜能。少年科学院、“科技启明星”争章等实践活动,重在培育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创新,我们在行动”、大中学生“挑战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活动,重在提升青年学生的创新素质。职业青年创新创效和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评选等项目,重在激发职业青年的创新能力。青年“创意汇”、“文化新人”、“青年高端创意人才”评选、“海上追梦——青年文艺荟”等活动,重在发现、凝聚各类文化创意人才。同时,要依托市青联和团属社团开展好“走进区县”、“走进园区”系列活动,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力青年企业家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布局中把握机会、引领潮流。
    2、聚焦创业,助力青年开启梦想征程。共青团扶持青年创业,既要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也要营造有利于青年创业的氛围。继续办好“梦想创业团”电视节目,为青年创业者搭建展示、交流的舞台,重点发现一批市场青睐的创业项目。开展青年创业先锋评选、十大青年经济人物评选、优秀(十佳)农业农村青年人才评选等活动,为青年创业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机会。在互联网技术和其他学科交叉应用出现端倪的背景下,尤其要做大、做强、做好“市信息化青年人才协会”和“IT青年十大新锐”这两大品牌,为上海的互联网科技发展培育和举荐更多IT英才。加强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用好上海青年创业基金,通过实施服务中小微企业行动计划和郊区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举办青年创业领袖培训班和青年创业沙龙,为各类创业青年提供咨询、融资、培训等实实在在的服务。
    3、聚焦创优,激励青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大多数职业青年成就个人梦想的舞台,主要还在自己的本职岗位。要大力培育青年的职业精神,帮助他们在本职岗位上成为行家里手。继续办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倡导“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观、成功观。开展“青春耀浦江〃建功大上海”立功竞赛活动,鼓励青年在岗位实践中比、学、赶、帮、超。举办“振兴杯”职业青年技能大赛等活动,带动更多高端技能型青年人才的集聚成长。通过优秀进城务工青年(标兵)评选以及学历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项目,为来沪务工青年提供向上成长的通道。举办长三角青年经济发展论坛、长三角青年社会组织论坛和沪港澳青年经济发展论坛,为区域联动发展贡献青年智慧。
    在推进“上海百万青年成长计划”的过程中,各市属团组织也要按照“六个一”的指导性意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好有关工作,形成“全团一盘棋,上下有呼应”的整体声势。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小见大、虚功实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线上线下的整合,通过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年,把看似“虚”的事情做“实”。
    1、用“小故事”诠释“大道理”。要把抽象的不可触摸的价值观变成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推出第二季《青春上海——青年梦想分享会》电视节目,继续开展好“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系列分享活动,用优秀青年的成长故事和奋斗足迹,感召青年、涤荡心灵。要利用国庆65周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3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新青年说”、“中国梦〃青年行”、“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用青年自己的故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用“小人物”传递“正能量”。要将典型人物的先进性和青年本身的个性特质融合起来,以“最美青工”、“寻找乡村好青年”等活动为载体,选树一批广大青年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榜样。要建设好网络宣传员队伍,汇聚引领网络新风的青春正能量。要进一步发挥高校学生组织在参与校园民主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培育一批善于以“协商民主”方式理性“发声”的学生骨干。要大力倡导公益文化和志愿风尚,用青年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
    3、用“小制作”盘活“大平台”。在注意力稀缺的互联网时代,只要运用好互联网思维,一些有趣、新颖的“小制作”更容易引发青年的共鸣。要进一步推进 “青春上海”共青团媒体中心建设,把握新媒体产品制作和传播的规律,把基层团组织欢迎、青年喜爱的栏目做大、办好。要继续开展好“深阅读、雅志趣、简生活、乐运动”等小而精的线下活动,探索让学校社团文化活动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在广大青少年中引领高雅、时尚、健康的主流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思想引导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不仅团市委要花大力气做,各级团组织也都要把它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做到广大青少年的心里去。
    (三)参与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要系统谋划、有序推进
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发挥好枢纽作用,通过培育、动员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推动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为党和政府实现“善治”作出贡献。
    1、建好线上线下两个平台。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青年群体的变化,共青团既要扎根传统的社区空间,又要将工作手臂向新兴的网络空间延伸。一是依托社区空间建好青年中心。通过为社区提供休闲娱乐、婚恋交友、创业就业等各种服务项目,让青年在这里集聚、交流,结成新的“社区生活共同体”。同时,依托青年中心这个“关系枢纽”,让青年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乃至一些驻区单位方便地参与到社区事务和民生服务中来。二是依托网络空间建好“智慧公益”平台。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和动员模式,实现组织者与参与者、志愿者的精准匹配和即时对接,让来自基层的需求在基层得到满足。在这个平台上,青年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而团组织和各类青年社会组织也可以发布自己的活动、项目,吸引青年参与。未来,对线上线下两个平台进行功能整合,可以初步实现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O2O模式”,发挥平台的“再组织化”功能,让青年通过融入社区和服务社会实现自我成长。
    2、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资源。共青团的比较优势在于覆盖全市的组织资源,但短板在于相对有限的服务资源。整合好政府、市场、社会的资源,是我们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要落“实”政府资源。依托青年工作联席会议、青少年发展规划和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载体,进一步完善与相关部门的双边沟通协作机制,为“启航”计划、重点青少年群体管理、“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试点、12355平台建设、青少年维权岗创建等青年事务争取更多的政府扶持。要盘“活”社会资源。推进枢纽型青年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公益创投、网络劝募、区域化合作等方式,激发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动力。要用“好”市场资源。梦想创业团、益友圈和大型赛会志愿者等民生服务和公益活动,在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同时,也要注重运用市场思维,寻找企业社会责任和共青团资源缺口的结合点。
    3、紧紧依靠四支基层队伍。要加大对基层团干部、青年社会组织、青少年事务社工和青年志愿者这四支队伍的培育和扶持,努力构建一个以基层团干部为核心的社会力量“生态圈”。一是巩固基层团干部队伍的核心作用。针对基层团干部开展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专题培训,增强他们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激发青年社会组织的活力。举办好“青年影响社会”公益创投项目评选,把评选标准进一步聚焦到基层社会治理上来。三是优化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的发展环境。以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社工与社区青少年的配比,推动服务对象向来沪青少年延伸。四是引导青年志愿者对接社区民生服务需求。提升社区对青年志愿者的“维系”作用,将他们发展成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助手。
    市委一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正进一步聚焦12个专题进行研究。其中,“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区域化党建格局有关问题研究”与共青团工作关系最大。团市委目前已经参与到课题组的具体工作中。各级团组织,特别是区县团组织也要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高度,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为基层社会治理作出贡献。
    (四)团的自身建设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团的事业要进步,团的工作要发展,关键还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团的自身建设。
    1、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研究当代青年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把准方向、摸准脉搏,是谋划、开展团的各项工作的基础。团中央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全团抓研究”的思想。各级团组织都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紧要的位臵抓实抓好。一是抓关键问题。今年团市委针对“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确立了两大重点课题,同时面向基层的年度青年工作课题研究也正有序开展,希望这些课题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基层的经验和困难。二是抓新兴群体。如,文化海漂、城市边缘青年、毕业未就业大学生等新兴青年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都是容易被忽视,但又很需要得到关心关怀的青年群体。三是抓热点话题。今年的上海市青少年发展报告,要围绕“改革路上的上海青年”这一主题,通过对自贸区、互联网经济、传统文化、社区治理等热点的研究,深入探讨时代背景下的青年发展问题。此外,还要加强与专业调查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拓展基于移动终端的大数据调查模式,让调查研究更及时、更准确;要主动与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加强联系沟通,以信息报送和宣传报道的形式,加强调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前不久,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意见》。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关键还在于抓好“建”与“活”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强化“服务”功能把团的基层组织建好。针对青年分化形成的新群体、青年问题集中的新领域、青年流动产生的新空间,创新工作思路和团建模式,不断扩大团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同时,加强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把好团员入口关,上好入团第一课,实现初中阶段“团队共兴”。“大居”团建、卓越团组织创评等工作都是有益的探索,关键是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标准。另一方面,要通过团建联建把团青工作搞活。区域化、网格化团建都是团建联建的表现形式,都有利于扩大对青年的有效覆盖,但在服务大局的着力点上,还要有所侧重。区域化团建要突出“空间”导向,重点是按照组织共建、品牌共推、资源共享、阵地共用的思路,服务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网格化团建要凸显“功能”导向,重点是按照行业相连、职能相关、功能相近的原则,体现基层团组织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协同作战能力。
    3、加强团干部队伍作风和能力建设。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培养和磨练团干部的务实作风,增强团干部的实干精神和实干能力。继续开展好“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调研活动,推动团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确保不流于形式。完善密切联系基层的制度,鼓励广大团干部与青年多交朋友。建立团干部挂职锻炼长效机制,通过多元渠道促进团干部的成长历练。探索形成上下联动、分层分类、因材施教、开放多元的团干部培训工作体系,依托团干部党性教育班、青年管理英才班、新上岗团委书记班等项目,提升团干部宗旨意识和群众工作能力。
    上半年,团市委还编制了《2014-2018年上海共青团信息化发展规划》,下半年将着重做好团务平台的建设和推广,为各级团组织优化流程、提高效能,提供更加良好的技术支持和用户体验。
    同志们,上半年的工作很精彩,下半年的工作不轻松。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需要依靠全市各级团组织,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希望大家始终保持工作的干劲,上下一心、团结奋进,把这几方面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