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郑韶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上海自贸区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专题讲座。郑韶教授,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第十一届政协常委暨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我院院长丁晓强教授主持会议,学院师生参加讲座。
丁晓强院长向大家介绍了郑韶教授的基本情况,并举行了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受聘仪式。
受聘仪式
郑教授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上海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以及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情况三个方面具体开展讲座。郑教授谈到,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直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35年的改革历程,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逐步向市场靠近的轨迹,逐步从计划走向市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两个亮点在于,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道路上的决定性一步,找到了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明确定位。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障碍是政府,必须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其次,对于上海的发展思路,遵循的是“外资国资搞大项目,招商引资房地产”,创意不足,对民资民营企业重视不足,没有促进本土居民的创造力。改革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再者,上海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首先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以什么样的机制建立“四个中心”,与北京相对比,上海不能依靠行政手段,只能通过市场机制建成,二是必须分清“四个中心”的主次,应该贸易先行,靠贸易带动、航运开始以及金融创新发展上海。最后简单介绍上海市自贸区的情况,自贸区的三个重要机制是准入制度、注册制度和负面清单。上海自贸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观看,如何起到样板性作用,得以在全国推行,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讲座现场
在互动环节,郑教授认真为师生答疑解惑,例如对于上海市自贸区的定位,与其他省市在建或者申请建立的自贸区不同,是无边的,是纯粹自由的国际市场,与香港也不同,香港是真正的自由港,整个城市免税,只有15%的个人所得税,没有关税。另外也指出,对于学生而言,自贸区作为金融国际化的试验田,国际金融机构的进入需要本地的员工,会增加就业机会。
杨小勇教授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龚晓莺总结发言。龚教授指出,郑教授在如何深化改革方面,提了很多独到性见解,很有启发性,引导人们对市场如何起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进行思考;另外,发展的问题,自贸区的设立以及建设、导向,上海今后的定位发展,从贸易、到航运、再到金融等的深入发展等,都是学者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
龚晓莺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