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赴四川都江堰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11月10日至11月12日,由我院王维佳老师带队,全校范围招募的10名同济大学研究生与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10名研究生一同赴四川都江堰市开展为期三天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参加由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中共成都市委党校、中国都江堰市委共同主办的题为《群众路线与基层社会建设》成都村政学院首届村政论坛活动。
据了解,成都村政学院是全国首个以“村政”为主要培训内容,以提升村(社区)干部素能和探索村政规律为目标的实用培训机构。首届东西部村政论坛期间,我校研究生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一同走村上户,与中央党校青年教师一起考察都江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参观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陈列馆,切身体会都江堰这一座城市的涅槃。
10日下午,走进鹤鸣村。柳街镇鹤鸣村是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一村。在走访期间,村支书就本村的总体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在村文化办领导带领下,开展了实地调研走访,途中切实体会到了灾前灾后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了基层党建对于灾后重建的重要性。在与村官大学生面对面交流中,大家积极互动,一同探讨了村官培养模式以及农村发展建设等问题,并着重对《新形势下党的思想主张在青年中的传播路径研究》这一课题做进一步调研。

11日,首届东西部村政论坛:群众路线与基层社会建设正式开幕。会上,我校研究生就《群众路线与基层社会建设》这一主题积极发言、提出问题,同成都市委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们一起交流探讨。充分了展现了上海高校研究生的素养,表达了青年学生对基层社会建设的关怀与建议。会后,参加了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的专题报告。报告以其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让我们受益良多。

12日,上海高校一行人参观了上海援建的壹街区、5.12汶川特大地震之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陈列馆。灾后,上海市对口援建都江堰市。在陈列馆里,写着这样的一句话“岷江黄浦江水水相融,上海都江堰心心相连”,充分体现了在重建家园中,都江堰人民同上海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当活动过程中看到同济大学设计院设计规划的壹街区时,同济学子深感自豪;看到灾后都江堰市的迅速发展,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句话背后代表的意义和力量。

时间短暂,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这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东西部交流互助的意义,感受到了都江堰这一座城市的重生,更让学生们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创新。在实践中拓宽思路,用理论指导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