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寒假,1872名“同济继承者”选择放下水笔、拿起粉笔,走进亲爱的高中母校,为他们那些奋斗在高三的学弟学妹们带去一份慰问,分享一份经验,送去无限的鼓励,告诉他们,“我们,在同济,等你!”
宣讲覆盖上海全部区县
由于地理优势,上海成为了本次宣讲活动规模最大的区域。全校一共有41支团队、114位同学赴上海市15个区或县的28所高中进行宣讲。“同济继承者”在介绍同济大学的传统强势学科的同时,更是向学弟学妹们传达了学校各不同学科的自身特色和优势,展示着同济学子的校园情怀。另外,作为此次宣讲活动的受众,各个高中的高三学生们也是抱着更加坚定的信念来聆听宣讲,关注同济生活、同济文化。因此,在宣讲团队看来,这样一种活动更像是一次交流,一种哥哥姐姐们的鼓励与关怀。许多高中老师对于同济学子的这次活动表达了感谢与鼓励。一位来自南汇中学的教师感叹道:“三年,一晃而过。那时高中的你们如今实现了梦想,并回到母校将希望和经验传递给新一届的高三学生,真的做到了‘今天你为南中骄傲,明天南中为你骄傲!’老师们感到欣慰!”2014年寒假,在上海的许多高中,都蔓延着一种母校情结、同济关怀。
深入西部高中彰显社会责任
“越是经济发展较慢地区、越需要我们的宣讲!”经过几年的组织,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西部地区、特别是很多县级高中的信息相对闭塞,那里的高中生对于这样的宣讲活动特别渴望,所以此次活动特别引导“继承者”深入西部地区,为那里的学弟学妹带去信念和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彰显同济大学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来自材料学院的张若轩、生科学院的谢思榕和软件学院的马致远3位同学在甘肃省天水一中的宣讲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和学弟学妹们一起分享了在同济大学的学习生活。张若轩同学说:“我们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特别能够理解他们对于大学生活的渴望与向往,这里和大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多的差距,我希望我们的行动能够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力量。”
45名研究生首次接棒传递力量
在本次活动前期的团队招募中,我们提高了对研究生团队的重视,加大了对研究生团队的宣传力度,希望他们以更高的角度,同时为高中学子提供更全面的介绍。全校共有45名研究生加入到宣讲的队伍中,为本次宣讲活动增添亮色。“看到他们这么热情我们也是竭尽所能,把我们知道的有关情况和我们的经验毫不保留地讲给了学弟学妹们,希望他们能过好这个高三——难忘、幸福而又值得留恋的高三。”来自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林嘉新同学说道,“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对同济大学的宣传,同时也是对个人的一种锻炼。刚开始站在台上时我们都稍觉紧张,‘同学们会听我们的宣传吗?’、‘事先准备的东西能讲好吗?’。我们心中都感到忐忑不安。可是随着宣传的不断进行,看着母校同学们憧憬的神情,我们也渐渐有了自信,……我想,这对我们来说正是一种成长吧。”相信通过本次的活动,各位研究生成员同样受益匪浅,收获课本知识和学术研究之外一些实际的经验,同时重温若干年前那些沁人心脾的美好岁月、母校情怀。
全国各地,同圆学子青春梦
在全国29个省或直辖市435所高中,1872名“同济继承者”们正在以十足热情与无限兴奋继续行动中,参与活动的各高中学生累计近万人,一位高三学生在留言册上这样写到,“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形式特别好,哥哥姐姐们给我们讲了很多经验,点滴分享都让我们体会和感受到了真正的大学生活,很真实,很向往!同济,我会好好加油滴!”
配图
一代又一代的“同济继承者”携带着同济正能量,奔赴全国各地,重温着昔日母校的情怀,同时又给予高三学子以支持和鼓励,同圆大学梦。来自土木工程学院的2013级学生田逸宁在结束了他的母校——格致中学的宣讲活动后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感受,说道:“宣讲活动虽短,但意义悠长,从过去的一名高中生到一名大学生再转变成一名同济继承者,期间种种,让我受益匪浅。回母校的宣讲,不仅是对母校的感恩,又为我们增长了不少书本以外的社会经验。让我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曾经的我,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将成为宣讲团队中的一员为大家答疑解惑,也能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去指引自己的学弟学妹。对于培养自己三年的高中,能为之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真的令我非常开心。”从昔日的宣讲受众,转变成今天的宣讲者,这一个个令人欣慰的循环,传递着成长的勇气、青春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