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返回
校地携同聚合力 跨域协作谱新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交流会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2025-11-25  阅读次数:

近日,由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同济大学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团委联合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交流会在同济大学顺利举行。中央团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闫和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党委副书记、副政委白琳(线上),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润出席会议并讲话。同济大学主会场与中央团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四十七团分会场共7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会议,共话青年融合发展新路径。

本次会议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青年融合发展交流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工作交流经验做法,通过成果展示、经验分享、研讨交流等环节,系统呈现三方在青年思想引领、人才培养、文化交融等领域的合作成果,进一步夯实交流项目成效,高质量完成项目收尾工作,深化下一阶段务实合作。

刘润表示,同济大学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把承接新疆各族青年融合发展交流项目纳入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整体布局。近年来,在中央团校指导下,学校面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青年开展专题培训,推动学理学习同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实践相衔接;同时深化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战略合作,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断拓展协同效应。学校新增20个研究生支教团名额赴新疆和田、第十四师昆玉市等地服务,建立实践成长基地,引导师生扎根基层、贡献力量,并进一步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和少数民族学生支持机制。未来,同济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与各方共同构建常态化协作机制,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根基持续贡献高校力量。

闫和浩指出,中央团校坚持“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使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聚焦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开展政治仪式教育、国情体验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新的四大业务板块工作。第十四师青年融合发展交流项目是深入推进构建中央团校“大培训”工作格局,新的四大业务板块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符合新疆区情实际的青年发展培训体系、打造中央团校边疆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示范工程、品牌项目。各方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巩固深化“政治学校+一流高校+边疆地区”的培训模式,持续加强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引导青年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成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生力军。

白琳表示,青年融合发展交流项目为边疆青年搭建了拓视野、增才干、凝共识的重要平台,中央团校为扎实开展项目动员各方力量,协调各类资源,形成了完备的教学体系和成熟的培训体系,夯实了项目基础。要求全体学员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珍惜学习机会,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扎根边疆、服务群众的过硬本领,以青春担当扛起安边固疆重任。

会上,中央团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教师关照宇、同济大学学生工作部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曼·哈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团委书记党芳等分别围绕青年融合发展交流项目、暑期调研成果、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第十四师昆玉市青年培训有关工作发言;新疆参训学员代表、同济大学主题实践队代表杨柯楠、刘宝乐、卢展铎三位同学分别分享了参与相关项目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中央团校新的四大业务板块工作专班成员、第十四师代表与同济大学团委围绕未来进一步深化合作事宜开展座谈交流。此外,相关人员代表参访了同济大学校史馆、上海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及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新疆班,并与师生代表进行座谈交流。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还参加了由同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同济大学团委主办,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团委作为支持单位共同举办的“铸牢同心·润养中华魂”第十六届民族风采嘉年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