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榜样的力量 >> 正文
返回
崔禹彤:创业先锋,文化使者——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6-2017学年优秀学生标兵
  发表时间:2018-04-20  阅读次数:

创业先锋 文化使者

2016-2017学年优秀学生标兵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6级风景园林学研究生 崔禹彤

 

身为创业先锋,她着眼学科的实践与应用,力求创意技术的锐意创新;作为文化使者,她钟情话剧的艺术感染力,投身话剧文化的弘扬传播。她在读期间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标兵、学生榜样称号等多项个人奖项及荣誉。她,就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6级景观学硕士研究生崔禹彤。

图片1

锐意创新 学有所用

2017年,学院开设的建筑史课程给了她灵感,于是她利用和拓展专业特长,首先在专业教材上做出尝试,运用ARVR技术使教材上的建筑结构立体化、直观化、场景化,广受同学们好评。当技术初具雏形之后,她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不仅要方便建筑专业学生的实习,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创造打破城市学科的封闭性,将建筑之美转译给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大众。她开发研究的“MAGIC BOOK魔法书,不仅仅是个人思维火花的成功闪现,也是从科技层面将专业知识的普及化的一次成功探索,这对建筑城市学科向社会各界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积极作用。面对软件开发的技术难度,她和团队没有被陌生的技术困难吓倒;在产品的成长之路上,她和同伴也曾有过激烈的思想交锋,最终确定产品的核心定位;通过创业,她不仅加深了自己对本专业的理解,也因合作结识了其他专业的伙伴。

同年,凭借这一项目,她先后获得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第一名)、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三届同济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第三届苏州独墅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等多项创新创业奖项;其率领的团队还在宝山区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十佳创业团队。她的创新创业项目还得到了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为同济大学在创业创新方面良好社会声誉的积累贡献了自己一份力。在她的带领下,此项目的创业团队(共十余人)共同将所得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高校学生团队产学研结合的优质范例。201710月,她作为法人和CEO,正式成立栖木(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硕士在读期间成功创业的典范。

钟情话剧,传承文化

《拆》这部剧的灵感源于崔禹彤自己的专业。由于大一时做过城中村改造的课题,当时详细调研了很多类型的城中村,也对里面的人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基于对城市现象的全面了解,城市发展中的老建筑何去何从一直是搁在崔禹彤心中的一个课题。

崔禹彤的剧本写作理念着力于“写小人物的故事,比如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对梦想的追求。”所以将城中村的问题真正地付诸剧本时,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在城市建筑过程中被城市建设抛弃的“小人物”终于被摆到了镁光灯下。心随笔动,故事写到后来,想法也越来越丰富,崔禹彤介绍说,意象化的表达是《拆》的一个亮点,“每个人,他戴帽子的时候可以是任何一个角色,他不是特定的一个人。但是一旦把帽子摘了,他就是一个具体化的角色了,比如主角或者配角。”此外,最后一幕高楼被推倒的情节也一直留在崔禹彤心中,“这其实一定程度是对于城市漫无目的不断大拆大建的一个讽刺吧,还有更多是希望通过小人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城中村的现象,带给观众一些思考。”

图片2

实践公益 服务社会

热心公益的她不仅将学科知识用于实践工作中、把话剧表演搬到舞台上,还将它们带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服务于社会大众。2017年,她组织策划和参与了“爱·汇演”公益演出,联合财大、工技大等多个学生剧社,将优秀的学生原创剧目带入居民社区,先后在打浦桥文化中心、顾村街道、外滩街道等五大社区演出,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同时,她还通过话剧演出为西部贫困山区孩子入学筹集善款,并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2014年,她自发组织成立了“逛园子”园林知识公益讲解团队,通过苏州园林徒步的方式将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文化传播给广大市民。徒步活动以及古典园林文化学术研讨会共计开展近30次,参与人数600余人,将服务社会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传播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普通市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此外,她还参与楼管会,担任学生楼长,共同创建学生社区的精神文明。在协同管理学生宿舍期间,她参与组织最美宿舍评比、学生意愿协商、矛盾调解等多项工作,为学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付出了诸多努力,收到了楼长和同学们的一致赞许。

即使在默默付出与辛苦坚持的过程里偶有迷茫与怀疑,但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换来了对等的丰厚回报。未来的路还很长,她说自己还想去尝试新鲜的事物,探索未知的领域,看一看不一样的风景。

创业先锋,文化使者。

这既是理想,也是责任。

她,定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进。

 

 

记者:苏婷、王涵、王瑨、王峻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