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讨人与城市,历史、现在与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践行同济大学“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承诺,培养同济学子成为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今年,我校将以“人•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组织研究生深入上海市静安区的历史街区开展历史研究和建筑调研。
期待每一个有志公益、有志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和遗产的同学加入我们,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加美好!也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砥砺品格、拓宽视野、丰富阅历,收获成长与才干!
一、活动介绍
静安区作为上海市的中心,因境内古刹静安寺而得名,地段优势极为明显,城市生活的精髓渗透其间,中西文化交汇、历史文脉悠远,其辖区内的静安寺街道就留存在上海为数不多的较大规模的弄堂与优秀历史建筑。“邨、坊、里、弄”各种类型的居住空间不仅呈现了传统建筑风貌,也蕴含了丰富的海派文化,是老上海风情难得的历史文化遗存。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城市遗产?如何传承里弄街坊中蕴含的上海居住文化?如何促进这些传统社区可持续的发展?如何能够让人与城市和谐共生……这些问题关乎着每一个在上海生活的居民,也是每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需要深入探究的。
项目选取上海市静安寺街道,以现街道内保存完整且历史悠久的“邨、坊、里、弄”居住社区为着眼点,通过对社区的历史研究与建筑调研,挖掘这些城市遗产的演变脉络与核心价值,探索今时这些传统社区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寻求一条“人与城市”可持续共同发展的路径,同时利用多方合作,形成一个惠及学生与居民,可复制推广的对人与城市和谐共生有所裨益的创新型公益项目。
二、实践形式及任务
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进行关于静安寺街道历史研究和建筑情况的专题调研,完成相关调研报告,拍摄实践纪录片。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
1.区域总体历史发展研究
包括静安寺街道的主要形成原因与历史演变,街道整体历史环境的分析,街道内“邨、坊、里、弄”等不同格局传统居住片区的规划思想,不同类型的居住片区的规模、布局与历史居住人口的比较,静安寺街道的人文底蕴,这一区域历史文化价值的综述。
2.典型里弄社区的空间特征与建筑质量调研
包括典型里弄社区的规划布局、建筑风貌与空间环境分析,建筑信息采集——明确建筑风格及风格特点,重要及典型历史建筑的历史、外观、内部空间使用,现状建筑使用情况及损坏情况的研究,居住社区人口结构与生活方式的调研,针对调研信息分析典型里弄社区的价值特点与现存问题。
3. 典型里弄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调研
通过人文故事的收集,对典型里弄社区的居民人口和家庭结构特征,日常生活及邻里关系等价值特点与现存问题展开研究。
三、实践安排
1.项目包括实地调研、成果制作两个阶段。实地调研计划集中在7月展开,为期约三周,随后将进行资料的汇总整理和成果制作。具体时间安排待报名截止确定分组后,另行通知;
2.将会根据招募队员的实际情况分成实践小组,全程都将有专业指导老师,实践时间会考虑成员的时间灵活调整;
3.调研结束后,每个小组需合作完成调研报告,学校组织专家对调研报告进行考核,组织相关评优申报及成果发布;实践成员颁发实践认证书,表现特别优异者将颁发校级优秀实践奖项。
四、招募事项
1.流程安排:
即日起至6月22日:提交报名表
6月13日:活动宣讲会
6月中旬:组织专家评审、面试确定入选团队及个人
6月下旬:专业及专项培训
7月上旬:组织实践团队展开调研
8月-9月:完成调研报告及相关后续工作
2.招募对象
同济大学正式注册在读的全日制博士与硕士研究生(优先)、本科生(2015届毕业生除外);
鼓励各个学科的同学申报,具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社会学、土木工程、经济管理、文化旅游、环境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等专业背景者优先。
3. 报名方式:
至同济大学团委官网http://youth.tongji.edu.cn通知公告栏下载《静安历史街区调研暑期实践报名表》;
将报名表word版以“学院-姓名-静安历史街区调研”形式发送至tjajh2015@163.com,报名截止时间为2015年6月22日中午12点;
纸质版报名表提交至大学生活动中心204(四平校区)、F楼113(嘉定校区)(提交时间:即日起至6月22日工作日的12:15—13:00);
报名时间截止之前,请按规定提交以上两份报名表。
4. 入选条件:
1)有志于传承传统文化,保护历史街区及投身公益事业者优先;
2)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肯于钻研,具有良好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能够根据实践要求开展相应工作;
3)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4)能够在暑假期间全心投入,服从组织时间安排。
5.录用及培训
关于录用:将组织专家对学生进行面试,最终成员名单将根据专家面试评审情况和调研的具体需求确定。
关于培训:将对最终录取的成员进行历史建筑保护、调研方法、团队管理和安全预案等方面的培训。
五、联系方式
如有疑问,详询联系人:
高 华(老师):021-65980260
王 玲(学生):18621607073
方丹凤(学生):13012893353
同济大学“人·城市可持续发展”暑期社会实践报名表
共青团同济大学委员会
同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同济大学研究生会
二〇一五年六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