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返回
“Itongji-s”平台试点运营,探索建立同济学生多元评价体系
  发表时间:2015-01-26  阅读次数:
      大学生在校期间到底学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这个问题不仅是大学生的关注点、家长的关注点,更是学校的关注点。国内外高校均在这方面有过困惑、做过探索,希望能给予学生、家长和社会更全面的解答。2014年,校团委经过探索实践,借助新媒体信息化手段,牵头开发“itongji-s”平台,为学生提供除学业成绩单之外的“成长经历证明”,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和评价学生在校的发展情况。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探索建设,“itongji-s”平台试点运营,该项目入选全国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项目,并荣获全国优秀试点项目。

      1月21日上午,平台试点运营工作推进会在逸夫楼215会议室举行。常务副校长陈以一、副校长伍江、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教务处、宣传部、学生处、研究生工作部、信息化办公室、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各试点院系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img_20150121_094719_副本

      校团委负责人介绍了“itongji-s”平台半年来的建设和运营情况。Itongji-S”平台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PC端系统和手机客户端,将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活动组织经历、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等活动和取得的除课业成绩之外的奖励和荣誉记录下来,进行分类管理;为学生提供一份“成长经历证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大学生在学校的发展情况,探索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利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真实数据支撑学校人才培养改革;通过学生真实记录,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支持优良校风的形成;建立开放公示系统,利用朋辈教育的启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陈以一强调,“itongji-s”平台的建设要立足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建设,通过成长经历的记录多角度反应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要注重诚信教育,让学生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要注重朋辈教育,利用“伙伴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成长;要注重便捷操作,想尽办法通过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类型、个性化的服务,积极在校内外宣传,提高系统的“校内知名度”、“社会认可度”,变“命令”为“激励”,吸引同学使用。与此同时,希望全校各部门通力合作,逐步推广“itongji-s”平台的使用,不断完善“itongji-s”平台的功能。
      伍江指出,“itongji-s”平台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与学校已有的信息化系统相结合,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保持良好开放性的同时,要注重系统的安全性,做好相关的突发情况预案;要关注系统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提升“itongji-s”平台的“可用性”和与学生的“客户粘性”;希望体育锻炼的记录也能成为“itongji-s”平台的一部分。
      徐建平指出,“itongji-s”平台在推广的过程中要鼓励同学不断丰富自己的成长经历;要发挥好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作用,通过宣传引导、信息审核等方式推动学生养成诚信品质;要不断完善系统数据后台建设,加强对学生成长经历和发展轨迹的分析。
      试点运营过程中,“itongji-s”平台融入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由校领导牵头、多部门协同推进,在学校已有的信息化平台基础上进行,利用数据交换技术将“Itongji-s”平台与学校已有的管理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系统相对接,成为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itongij-s”平台注重过程记录,开设“活动组织经历”、“思政教育”、“创新创业”、“志愿服务”、“专项专利”等11个模块绘制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年轮”,反应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任务、达到什么效果、有何收获,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着眼点不在“学生官”,而在成长经历。“itongji-s”平台倡导便捷和个性化服务,利用“PC终端+移动互联”的方式让系统更受青年学生的喜欢,利用自主选择打印成长经历项目的方式(在一页A4纸正反面的方位内自主选择将要出现的成长经历进行输出打印)提高学生的互动自主权限。“itongji-s”平台更推动养成诚信品质、促进朋辈教育,系统实施提交申请即刻公示的策略,填报的经历接受全校所有同学的监督,让学生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培养起诚信的品质;同时系统还将自动推送同院系同学最新填报的信息到学生客户端,利用学生之间的朋辈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itongji-s”已完成系统数据库的开发,pc端和手机端均已投入一期试运营,共有来自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医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五个院系等来自不同校区、不同学科背景的超过3000名同学参与,已经具备了全校推广的基础。同时,平台将拓展新的功能模块,实现讲座的签到、内容记录和统计功能,服务于学校“讲座通识课”和“科学、文化与海洋——通识核心课”,推动一二课堂联动;还将利用系统对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过程的记录,对学生在相关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更好地帮助学校改善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和类型,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发展规律,更好地服务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