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榜样的力量 >> 正文
返回
李楠:以梦为马,且行且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6-2017学年优秀学生干部标兵
  发表时间:2018-03-31  阅读次数:

以梦为马,且行且歌

2016-2017学年优秀学生干部标兵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5级城乡规划学研究生 李楠

 

 “不畏将来,不忘过去;目视远方,心归当下;放歌前行,步步无悔。”从本科到研究生,从学习到实践,从付出到收获……回首在同济度过的这些时光,李楠这样评价自己。

图片1

追逐远方,奋斗向前

年少时,人总有对远方的向往。从南方小城来到上海,面对陌生的专业与环境,她全身心投入其中。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之余,李楠还参与到各类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之中,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值得信赖的“多面手”。

在大学本科与研究生阶段中,李楠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参加了很多的课外实践活动,并且都有出色的表现。当被问及自己是如何平衡学习与实践工作时,李楠首先强调,她一直秉持着学业第一的原则,任何时候在保证学业完成的情况下再去做学生组织工作。在平衡的过程中,她选择把别人休息娱乐的时间用来填补掉学生工作占用的学习时间,“我觉得这是平衡学习跟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你不投入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话,你其实是很难把两样事情都做好的。”

采访的过程中,李楠虽然多次提到自己如今学习与工作的成绩离不开导师与同学还有团队里同伴的帮助与支持,但她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对团队任务的高度责任感、日常的自觉自律与认真努力,何尝不是让她成为老师与同学眼中值得信赖的“多面手”的原因?

图片2

回望来路,以心相馈

在不断向前的路途中,李楠也总希望能够有所回馈。

李楠不但学业上努力进取、学生工作方面表现出色,在结束五年的本科学习生涯后,她的心中萌生出去往祖国的西南支教的愿望。当我们问及原因时她说:“一来是想在忙碌的本科学习之后给自己一个放松的过渡期,二来自己也是来自西南省份广西,也想通过自己的体验对祖国的西南有更深入的认知。”她还提到,在作出抉择的过程中虽然有来自家人的惊诧、不解和对未知远方的担忧,但担任过教师工作的外公和母亲还是给予了她莫大的理解和支持。就这样李楠为行囊装满了热情和希望,来到了云南省元谋县的一所村镇高中,开始了她的支教之旅。

虽然支教活动结束已一年有余,但当她回忆起和那里的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时,脸上还是挂着从心底浮起的微笑。她说,在孩子们高考前她还特意回云南探望,为他们加油鼓劲,在听到孩子们纷纷被大学录取的消息时,她的心情完全不亚于自己被录取时的激动,当然更多的是一份欣慰和自豪。在谈及支教经历时她说,那里的条件确实很艰苦,教育设施也比较落后,孩子们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上的欠缺也大大超出了她的预料,这无疑给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但令人欣慰的是,学生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位年轻温柔的姐姐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在生活中也和她十分亲近,一些面对其他老师和家长难以出口的烦恼和心事也会主动找她交流。这一整年的支教时光使得她和孩子们培养出了亲人般深厚淳朴的情谊,在临走前的最后一节课上,面对孩子们带着哭腔的一句句“你能不能不要走”、“留下来陪我们好不好”,纵然李楠也有千般不舍万分难过,但也只能在眼泪中和孩子们告别,回到漫漫学术之路上,开始新一轮的探索。

图片3

且行且歌,前行不辍

大学阶段的学生组织工作、支教活动与实习经历,让李楠积累了不少团队合作的经验。她认为,一个良好高效的团队,首先大家的心要齐,“这样子的话即使团队里会有一些争吵,但是至少能够确定大家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去奋斗,这样子我们就不会走偏”。然后是工作的协调与分配,“一个带头人需要明确地知道你的团队里每个成员的特点,把他们分配在合适的岗位上,以此来保证整个团队都处在一个比较高效运作的状态。”最后是团队中的考核与奖励,“对做得好的成员不管给他什么形式上的奖励,都能让他明白自己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受到鼓励之后他肯定会在工作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和热情。”每一个高效优秀的团队里,我们都需要像李楠这样自信热情、尽心尽力、踏实可靠的得力助手。

谈到未来工作的规划,她认为,职业选择是知己知彼的过程。李楠在读研期间就到多家企业实习,在实习经历中逐渐明确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她也有信心在职场上展现同济人的风采。

最后,李楠也为学弟学妹们给出了她个人的想法与建议:“在你做出选择之后不要轻易地去放弃,因为你做的选择肯定是有你的理由所在的。没有哪一条路是绝对错误的,你如果做出了选择就踏踏实实地走好这一条路,不要去瞻前顾后,也不要去后悔,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脚踏实地、不言放弃,纵使逐梦路上有再多的挑战,她依旧昂首阔步、主动面对。支撑她的,是肩上不落的责任,是心中不灭的梦想,她负重前行,只为在更多的体验和认知过程中追求提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前方的路还很长,我还想再去闯一闯。”

 

 

记者:苏婷,王瑨,王涵